瀏覽數量: 12 作者: 本站編輯 發布時間: 2021-02-24 來源: 本站
化學銑切是一種能使表面形狀復雜、加工精度要求高的零件達到加工要求的表面處理方法。由于鈦合金切削加工性能較差,熱導率小,切削加工時產生的熱量不易散失,容易磨損刀具甚至產生燒蝕,為此,人們通常采用化學銑切代替常規的機械加工。 鈦合金化學銑切的主要工藝過程為:零部件的表面清冼→涂覆防護層→刻型→化學腐蝕或溶解→中和、沖洗→去除保護層。 1、零部件的表面清洗 鈦及鈦合金零件的表面清洗常采取較為常規的方法,如用浸漬有機溶劑的棉布擦洗、堿洗等。如果表面存在氧化皮和外來雜質,則要用酸洗或電解浸蝕進行去除。 此道工序非常重要,如果清洗不干凈,將會導致下一道工序中所涂覆的保護涂層結合力變差,甚至引起非均勻腐蝕。 2、涂覆防護層 合格的保護涂層除了需要具備良好的附著力和耐熱、耐蝕性能外,還應具有一些其它優良特性,如:適于復制精密保護膜外形和復雜輪廓、可剝性、液形穩定、成本合算等。 目前,國內外在鈦合金的化銑中所采用的防護層通常是聚已烯基樹脂和丁苯橡膠。涂覆保護層的方法有刷涂、浸涂、噴涂和澆涂,還有電泳涂覆等技術。 3、刻型 涂有防護層的鈦及鈦合金零件在化銑前必須把要銑切部分的防護層去掉,這一過程即為刻型。 刻型是用一種刻劃刀沿著限定腐蝕部位的輪廓線把防護層切開,然后把不需要的防護層去掉。為了準確地限定化銑部位,必須采用專門制備的樣板。 劃好線后,取下樣板,剝離需要化銑部位的保護層,這一過程稱為剝膠。剝離時,不能損傷保護層邊緣,同時要保證需化銑部位表面上保護層的潔凈,如有不合格之處,必須進行修補。 4、化學腐蝕(或溶解) 此工藝是鈦合金化學銑切中最主要的過程,要求均勻腐蝕,不影響零件的機械性能。腐蝕時要防止產生小孔和形成粗糙的表面,同時要注意減少吸氫量,防止材料發生氫脆。 鈦合金的化銑液為酸性溶液,常見的有氫氟酸型、氫氟酸-硝酸型以及氫氟酸-鉻酸型。其中氫氟酸-硝酸型溶液的腐蝕速度比較快,銑削均勻性比較好。 5、中和、沖洗、去除保護層 將化銑好的零件取出,放入堿液中中和,再用清水沖洗,剝去其氧化皮。 鈦合金的化銑工藝方法簡單,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保證了產品質量。不足之處是目前化銑溶液對環境的污染較大,仍需進一步改進。